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西岸时评> 时政观察 > 正文

治理公车私用不妨多用“土办法”

www.fjnet.cn?2012-07-02 11:03? 吴  江?来源: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

广州老人区少坤6年来用手机随手拍公车私用,共举报100余辆公车。区少坤也经常因此被骂、被威胁删照片、被吐口水、被打。但区少坤表示,谁都可以监督三公消费,只要还活着,就会继续监督下去。

一直以来,对公车私用的治理,可以说是劳心费力,甚至连GPS这样的高精尖技术都用上了,奈何难以禁绝。相形之下,一位老人的“随手拍”,居然对公车私用产生些许触动,多少令人意外。

有照为证,当然不能随便抵赖。尽管只是“随手抓拍”,但区伯举报的100余辆公车私用,却是铁证如山。当然,“随手拍”并非全无风险。为了拍公车私用乱象,区伯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,不仅被骂、被威胁删照片,甚至还被吐口水、被打。“随手拍公车私用”这活计,看来绝非人人都能胜任。

随手拍“公车私用”,俨然是孤胆义举,形成的监督作用难免有限。不过,网络时代,“随手拍”已成一种公民发现与分享习惯,就事论事来说,公车私用是对纳税人授权的滥用,由公民来监督,实是天经地义。

区伯的“随手拍”,影响或许有限,可却为治理提供了参照。事实上,真要有诚意和决心,公车私用完全可以成公民监督的“通行地带”。可以设想的是,当公车私用随时都可能被“随手拍”时,GPS恐怕也无需被派上用场。

要“随手拍公车”,前提当然是要识别出谁是公车。否则,如果公车私车难从外表标识上区分,公车难免披上“私”的马甲。让公众一眼可知,是公车管理的常识。在国内,许多地方让公车带“标”上路,就是为了方便辨识。

当然,监督是否有效,还在于后续的惩处机制是否给力。在意大利,曾经有一位市长,因其妻子使用了公车,该市长被判刑监禁半年。相形之下,广州区伯举报的100辆公车,又受到了怎样的追责和处理呢?假如民众的监督完全成了“石沉大海”,非但没有任何违规者受惩处,监督的民众却要冒被公权报复打击的风险,与其说是治理“公车私用”缺乏有效对策,毋宁说更多暴露出治理的口是心非。

很多时候,看似难题的求解其实更需回归常识。治理公车私用若是真有诚意和决心,也大可不必众里寻他千百度地遍寻绝招。不妨多多落实“公车标识”、“公民随手拍”这类“土办法”,让公车的“公”标识更为明显,为公民监督营造激励的氛围,才能酝酿对公车滥用“低容忍”的现实土壤,让公车使用回归制度理性。

(相关报道见7月1日《东莞时报》)

  • 责任编辑:林雯晶
  • 打印
  • 收藏
  • 【字号
相关新闻
相关评论
页面无法找到_虎扑篮球_虎扑nba-社区*论坛
 
页面没有找到,5秒钟之后将带您进入首页!
虎扑篮球:我们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网站公告 |
国新办发函[2001]232号 闽ICP备案号(闽ICP备05022042号)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: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〔2019〕3630-217号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fjsen.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