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东南网 > 西岸时评> 最新原创 > 正文
我们需要怎样的道德救赎
www.fjnet.cn?2011-09-29 07:03? 汪红光?来源:东南网    我来说两句

日前,在谈及“老人跌倒无人搀扶”现象时,国家文明办副主任王世明极力否认“国人道德滑坡”论。他认为中国人主流呈现了良好的道德风貌:一是经济快速发展展现了中国人自强不息;二是一系列重大活动展示了讲文明、讲礼仪的公共道德;三是应对自然灾害总是万众一心、共克时艰,体现了传统美德。

但不少民众对此并不认帐。一是从近时接连不断发生的一些工程事故、责任事故中显现干部贪腐正方兴未艾;二是国民生活领域的假、冒、伪、劣产品无所不在、层出不穷,为祸极深;三是拜金主义、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“高潮”。

官家、民间大相径庭甚至相互矛盾的两种认识,说明了社会道德认知的阶层性撕裂,这本身就是国民道德滑坡一个重要标志。

完全可以理解,很多民众因为没有足额分享到三十年改革开放,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,反而承受了过多来自住房、医疗、教育、日常生活等诸领域因管理失衡造成的伤害,他们没有生活“幸福感”“归宿感”进而导致他们没有“责任感、群体认同感”是一种必然。而作为国家道德领域的最高“掌门人”,王世明如果承认这个事实,则是等于自我否认,在当今“唯上为尊,唯吹为能”的官场生态中,恐怕还没有如此坦白无私之“徒”。

有人说,中国已是世界少有的强国、富国。的确不错,从经济总量来看确实如此。但有钱的是国家,不是民众;富裕的是10%的富人,不是平民。国家的钱多花在楼堂馆所、公车公游公吃上了,民生并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提高。10%的富人占有了社会财富,但他们只是到国外一掷千金。

经济总量世界第二,但国民福利水平世界第N;国民收入不足西方四分之一,但物价水平与他们持平;大学教育日益滑坡,但大学学费节节攀升;……每天生活在不敢吃,不敢病,甚至不敢死的扭曲状态之中,个人生存尚且朝不保夕,何来道德保障?

不少人喜欢把经济与社会道德割裂开来,一味地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道德的基石作用。殊不知,社会道德总是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。正如园丁种花,如果总是往花树浇撒毒药,花树开的花虽然美丽,但它却带有剧毒,是能祸害人的。

责任编辑:林雯晶
相关新闻
更多>>视频现场
更多>>囧视频
相关评论>>